这几种饮料已被列入“黑名单”,别再给孩子喝了!
夏天到了,很多家长怕孩子中暑,会给孩子多补充一些水分,自制或购买一些饮料。但是有些饮料是不能随便给孩子喝的,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这些「饮品黑名单」吧!
以下几种饮料,强烈建议别给孩子喝!
果汁
比如纯果汁和市场售卖的非100%纯果汁。
鲜果榨汁含糖量很高,不一定浓缩了水果中所有的营养,但是一定浓缩了糖。
市面上售卖的非100%纯果汁饮料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和甜味剂,含糖量高的果汁,会增加孩子龋齿的风险,另外还可能增加热量的摄入。
当水果放入榨汁机后会很快被氧化,降级成为副产品。这样榨出来的果汁,营养成分也会被削弱,孩子从中获取的营养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水果榨汁没有经过杀菌,对孩子脆弱的肠道来说很容易引起腹泻。
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吃新鲜水果代替榨果汁。
含乳饮料
比如,乳酸菌饮料等。
乳酸菌是给发酵后的牛奶加入糖、香精、水、增稠剂等,得到的乳酸菌饮料,它的本质是饮料而不是奶。
家长们可能会问:乳酸菌饮料中的益生菌能不能帮助孩子消化呢?
其实,乳酸菌饮料中添加的益生菌含量不高,最后能够活着到达肠道发挥作用的益生菌数量就更少了,所以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孩子消化。
从配料表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瓶乳酸菌中有大量的添加剂和糖,喝多了只会增加孩子的糖分摄入量,引发龋齿、肥胖等问题。
碳酸饮料
比如聚餐时常见的可乐、雪碧、芬达等汽水。
碳酸饮料大部分都含有磷酸,经常喝碳酸饮料,大量的磷酸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不利于孩子骨骼发育。
一般来说,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骨折的风险会增加3倍,剧烈运动时风险会增加5倍。
碳酸饮料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容易引起腹胀,会让孩子吃不下其他食物,食欲下降,还可能造成肠胃功能紊乱。
另外,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可能会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增高,严重的话会影响内脏的部分功能。
以可乐为例,我们平时喝的一小罐330ml的可乐含糖量就达到了35g左右。
如此高的糖分会引起孩子肥胖,大人都建议少喝更别说孩子了。
碳酸饮料中的糖和酸还会侵蚀孩子牙齿牙釉质,导致牙齿脱矿变得脆弱。
除此之外,功能性饮料和奶茶类产品也不建议给孩子喝哦!
孩子喝这些饮料才健康!
根据中国膳食指南的建议,最推荐孩子喝的液体饮料是母乳、婴幼儿配方奶粉、原味巴氏消毒奶或高温灭菌奶和水。
小编整理了一张不同年龄阶段适合宝宝喝的饮料表格,家长可以收藏参考!
如果有人逗孩子喝饮料,一定要学会拒绝!
家长们平时也尽量少在孩子面前喝饮料,以免孩子模仿要喝。
遵循一个原则:
3岁前不要让孩子喝饮料!
3岁后也要限量少喝!
本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拨打免费长途电话400-6000-838进行咨询,或者直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