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与视网膜黄斑的关系

核心提示: 叶黄素被人体吸收入血后,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内,在黄斑区内浓度达到最高,与玉米黄质(zeaxanthin)共同构成黄斑色素。黄斑色素是叶黄索和玉米黄素的混合物。国外一些研究表明人视网膜黄斑密度一般在0.211~0.44mm 之间 。人群中,90%的人以玉米黄质为主,10% 以叶黄素为主。

黄斑是位于高等动物视网膜后极部的一个中央无血管的凹陷区,解剖上称中心凹,临床上称为黄斑(maculalutea)或黄斑中心凹,是由于该区富含叶黄素而得名。在人体,黄斑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此处黄斑色素的浓度最高。
叶黄素被人体吸收入血后,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内,在黄斑区内浓度达到最高,与玉米黄质(zeaxanthin)共同构成黄斑色素。黄斑色素是叶黄索和玉米黄素的混合物。国外一些研究表明人视网膜黄斑密度一般在0.211~0.44mm 之间 。人群中,90%的人以玉米黄质为主,10% 以叶黄素为主。实际上,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不仅存在于黄斑部,也存在于整个视网膜,但以黄斑部浓度最高。两种色素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叶黄素的密度在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密集区比较高,所以其在视网膜黄斑周边部较丰富,玉米黄素的密度则在视锥细胞密集区比较高,所以其基本集中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从黄斑中心到视网膜周边部,叶黄素与玉米黄质的比值与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数量比存在线性相关。
视网膜中叶黄素仅有一种立体异构体L(3R,3R,6R),而玉米黄质有三种立体异构体,Z,MZ,SZ。人体从饮食中只能获得叶黄素(L)和玉米黄素(z)2种,而视网膜上存在L、Z、MZ、SZ四种。目前普遍认为,MZ和SZ分别由L和Z转化而来,由于人体血液中不能测到MZ和SZ,那么L和z极可能在视网膜内转化为MZ和SZ。
叶黄素在视网膜黄斑区的分布规律也与视杆细胞的分布规律相似,而玉米黄质在视网膜黄斑区的分布规律与视锥细胞的分布规律相似

温馨提示:

本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拨打免费长途电话400-6000-838进行咨询,或者直接联系我们

二维码
Nb广州药师
电话
微信扫码咨询
二维码
Nb长沙药师
微信扫码咨询
电话
二维码
Nb杭州药师
微信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