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核心提示: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原发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肾脏损害是MM的常见临床并发症,严重者发展至肾功能不全,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原发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肾脏损害是MM的常见临床并发症,严重者发展至肾功能不全,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我们对1996~2002年收治的53例MM肾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MM的诊断依据Durie-Salmona的标准。分为Ⅰ、Ⅱ、Ⅲ期及IgG型、IgA型、IgD型、轻链型和无分泌型。伴尿常规异常或肾功能不全者临床诊断为MM肾病。

1.2 临床表现 53例患者中男30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5岁。本组所有患者均经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骨髓检查、骨髓活检、染色体、免疫分型、X光照片、M蛋白鉴定等检查确诊。本组病例骨髓检查浆细胞10%~92%。IgG型23例,其中ⅢB期15例(65.2%);IgA型11例,其中ⅢB期6例(54.5%);IgD型5例,其中ⅢB期4例(80%);轻链型13例,其中ⅢB期12例(92.3%);无分泌型1例,其中ⅢB型0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19例(35.9%)。

1.3 治疗方法 主要采用M 2 (马法兰、司莫司丁、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强的松)和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方案化疗、α-干扰素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MM患者病情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时给予标准VAD方案化疗,其余患者采用标准M 2 方案化疗。辅以碱化尿液及服用别嘌呤醇或痛风利仙治疗。肾功能不全严重符合透析标准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

1.4 治疗结果 12例死亡(22.6%),余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本组病例均有蛋白尿,尿蛋白多为+~+++。单纯蛋白尿病例29例;肾炎样尿异常21例,表现为蛋白尿、白细胞尿,少部分病例合并血尿。19例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易误诊肾小球肾炎等。除此之外,肾外表现为贫血(血红蛋白30~109g/L)、骨痛、发热、出血等。本组病例收住血液科前曾被误诊为贫血、骨肿瘤、骨结核、肾炎等,共计误诊18例(34%)。其中有12例误诊为肾疾患,误诊率22.6%。故对40岁以上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出现单纯蛋白尿或者贫血与肾功能不全不一致,或者常规生化检查球蛋白明显增高,应注意查免疫球蛋白、做X线照片、尿本周氏蛋白及骨髓检查等,避免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或漏诊。

国外研究发现,MM肾病患者在病理上肾小球病变较轻,而小管-间质病变严重,肾组织中无免疫复合物沉积。77%患者有肾小管萎缩、纤维化,48%为骨髓瘤管型肾病,仅5%淀粉样变。本组MM肾病患者临床上很少出现高血压,与MM肾病主要损伤肾小管而非肾小球的病理改变一致。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由多种因素所致,轻链蛋白尿对肾小管的损伤和轻链在肾小球的沉积是主要原因,此外骨髓瘤细胞浸润、高血钙、高尿酸血症等也参与发病。从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可见,免疫分型与肾损害关系密切,ⅢB期MM患者中,轻链型发生率(92.3%)最高,其它依次为IgD(80%)、IgG(65.2%)、IgA(54.5%)型。在MM肾病患者中,IgG型所占比率最高,而轻链型肾损害率最高。

MM的治疗目前仍以化疗为主,合并肾损害特别是肾 功能不全者预后不佳,VAD方案化疗疗效优于M 2 方案,但不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肾功能正常与否是决定MM预后的重要指标。从本组病例的治疗可见,一些合并肾功能不全的MM患者经化疗骨髓浆细胞已降至10%以下,M蛋白已恢复正常,但肾损害仍不可逆,慢性肾功能不全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应积极采取透析,碱化尿液,防治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控制感染,给予足够能量,防止负氮平衡等。

温馨提示:

本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拨打免费长途电话400-6000-838进行咨询,或者直接联系我们

二维码
Nb广州药师
电话
微信扫码咨询
二维码
Nb长沙药师
微信扫码咨询
电话
二维码
Nb杭州药师
微信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