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概述

核心提示:

抑郁症并不是一味的“心病还需新药医”,其潜在威胁很大,应及早发现并治疗。本篇专题与各位病友一起交流抑郁症的概述、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抑郁症的诊断依据、抑郁症的治疗、抑郁症的用药、抑郁症的辅助检查、抑郁症的疗效、抑郁症的专家提示等。

抑郁症并不是一味的“心病还需新药医”,其潜在威胁很大,应及早发现并治疗。本篇专题与各位病友一起交流抑郁症的概述、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抑郁症的诊断依据、抑郁症的治疗、抑郁症的用药、抑郁症的辅助检查、抑郁症的疗效、抑郁症的专家提示等。

 

概述

抑郁症是指情绪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基本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种精神障碍。患者情绪低落,自卑忧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和行为。此病常有反复发作倾向,预后一般较好。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有神经介质紊乱构成该病的素质或倾向,而心理社会因素起诱发作用。该病于中年及青年发病者为多见。近年来忧郁有年青化的趋向。抗忧郁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临床表现

1.抑郁心境,昼重夜轻;

2.思维迟缓;

3.自我评价过低、厌世观念及自杀行为。

4.意志活动减退、少语;

5.心悸、胸闷、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入睡困难、早醒。

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特征以持久的情感低落为基本症状,伴有思维联想过程缓慢和思维内容障碍以及意志活动减退。大部分病人的思维及行为异常与低落的心境协调。

2.大多数患者青壮年首次发病目前老年性抑郁病亦较多见,具有发作性病程,缓解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3.可有较高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阳性家族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4

目前认为5-羟色胺及儿茶酚胺有密切关系。

治疗原则

1.抗抑郁治疗;

2.对具有强烈自杀观念及企图者可合并电休克(电抽搐)治疗。

3.解释、支持性心理治疗。

4.预防复发。

用药原则

1.上为单一用药。

2.若有强烈自杀观念和企图的患者以及病情严重的对药物不能耐受的病人,应作电抽搐治疗。

3.在药物治疗同时,需合并心理治疗。

辅助检查

抑郁症属功能性疾病,通常实验室检查可有尿(五羟色胺)派出减少及脑脊液五羟色胺含量减低。但临床上需排除因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病、帕金森病所伴发的抑郁情绪;同时需排除躯体疾病所伴发的抑郁情绪,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疗效评价

1.基愈:(1)精神和躯体症状完全消失;

(2)自知力恢复;

(3)不遗留精神缺陷;

(4)症状缓解后,观察2-3周而无复发迹象及并发症。

2.好转:以忧郁为核心的症状明显减轻,自知力部分恢复。

3.未愈:症状无改变,仍无自知力。

专家提示

忧郁症是情感性疾病,是以一种深重的忧郁为特征。患者表现为自卑、思维活动迟缓、厌世甚至自杀。对患者及其家庭最大的危害莫过于自杀了。自杀可以说是病情严重的标志。如果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通常能阻止病情的发展,避免悲剧。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忧郁这样的疾病认识不足,以为患者的自卑、唉声叹气、生活的缺乏朝气和意志消沉是思想问题而根本未考虑医治,更有甚者横加指责,于是造成了时机的丧失甚或促发了自杀。故此,对本病的关键是认识忧郁,及时医治。目前已有像百优解、麦普替林、氯丙咪秦等高效抗忧郁药,效果确切,疗效理想。目前大多有效的抗抑郁药都有口干,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且起效较慢。而抑郁症患本身已有多种躯体不适的主诉,因而服药早期可能会有躯体不适加重的感觉。这时应当坚持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病人药物的副作用逐渐减轻的同时疾病得到了理想的控制。这一点是患者和医生都应该注意到的。

温馨提示:

本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一切诊断和治疗请遵从医生的指导。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拨打免费长途电话400-6000-838进行咨询,或者直接联系我们

二维码
Nb广州药师
电话
微信扫码咨询
二维码
Nb长沙药师
微信扫码咨询
电话
二维码
Nb杭州药师
微信扫码咨询